3岁儿子确诊自闭症后, 医生让我也做了测试: 33分!
摘要:孩子确诊自闭症后,你是否怀疑过自己也是谱系? 2019年,3岁的辰辰被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被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发育水平晚于实际年龄。 在辰辰接受评估期间,医生要求辰辰也填写...
孩子确诊自闭症后,你是否怀疑过自己也是谱系?
2019年,3岁的辰辰被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被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发育水平晚于实际年龄。
在辰辰接受评估期间,医生要求辰辰也填写了一份成人性格和行为测试问卷。
直到出院时,医生才告知母亲她的测试结果为33分。
医生解释,普通人的得分通常低于10分,而30分以上则属于阿斯伯格综合征。这意味着辰辰妈被明确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
这一结果令辰辰妈感到意外。回家后她让辰辰爸也完成了同一份问卷,结果得分34。
回顾过往,两人确实都展现出典型的阿斯伯格特征,例如:应变能力较弱、对计划性和秩序感有强烈需求、社交意愿较低但具备一定的社交伪装能力,以及在特定领域(如逻辑、技术性工作)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度。
这些特质曾帮助他们在对社交需求相对较低的金融行业取得学业和工作上的成绩。
得知自身同样属于谱系后,辰辰爸妈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他们认为这提供了一个理解自身行为模式以及孩子诊断的新视角,同时也让他们对儿子辰辰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更加深信不疑。
辰辰一家的经历提示我们: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存在于不同年龄段和功能水平的人群中。
对孩子的关注有时也可能成为成人自我觉察的契机。
文|大米
家长可能也是谱系
在很多自闭症孩子的父母身上,我都看到了明显的阿斯伯格的影子,毕竟自闭症有高度的遗传背景。
邹教授曾特意给我发来知乎一段智商和情商的关系参照,按智商和情商来分析,可以将人的类别分为如下:
✔ 智商正常、情商正常——普通人
✔ 智商低、情商正常——阿甘
✔ 智商正常、情商低——吴镇宇扮演的许多角色
✔ 智商正常、情商高——卡耐基等等
✔ 智商特别高——天才完全可以忽略情商
✔ 情商特别高——这些人智商也不低
✔ 智商不平衡、情商特别低——多数自闭症
(插播:看到此处,我赶紧心惊胆战地问教授:“我是哪一种?”
教授回:“天才,完全可以忽略情商。”
我想,以后我可以把教授对我的这段评价贴在额头上,为自己生活中的种种弱智行为理直气壮找解释了。
当然,我有自知自明,并没有聪明到天才的程度,只是邹教授谬爱或者开个玩笑而已。)
智商测试的结果包含了语言商和操作商两个维度,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往往都是语言能力突出,动作笨拙,语言商要显著高于操作商,但是仍然不擅长社交。(捂着锅盖说我也是语言商高于操作商许多)
智商太不均衡是件很不好的事情,正常人做事情无论喜欢不喜欢,都是有个反馈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或者忍耐着不喜欢也可以去做。
但是智商不平衡的人,对于不擅长的事情他会完全无视,对于擅长的事情会沉迷其中,对外界的反应特别弱。
人类要成长,和别人的交流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完全忽视外界的人,无论智力表现怎么样,都是有自闭倾向的,如果智力发展不平衡,哪怕在某些方面表现特别优秀,也很难有成绩,因为这种优秀缺少“创造性”,只是机械的记忆或者分析。
阿斯伯格综合征
与自闭症的区别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的区别在于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临床表现主要有:
01 人际交往困难
他们愿意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玩耍,但是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的信息,采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
因此难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
这点与自闭症的区别在于,自闭症人士是退缩的,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不主动与同伴建立联系,但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经常渴望甚至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却缺乏技能做到这一点。
02 语言交流困难
尽管阿斯的语言发育正常、表达流畅,但是使用语言沟通的能力差,在交谈过程中察言观色的能力差,不关注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对所谈内容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交谈中使用较多的书面语言,咬文嚼字,给人以古板、生硬、夸张的感觉。对于对方的谈话,阿斯只能理解简短、清晰明了的语句,难以领会幽默、隐喻、双关意义的语句。
03 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
特殊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表现为固执地保持日常活动的程序,如上学必须走相同的路线,若当天的课程有变动、交通堵塞耽误了时间等均会使他们感到烦躁。
也有阿斯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解大小便,定时上床睡觉,只用同样的被子和枕头,入睡时必须将一个手帕盖住眼睛等。一旦这些行为活动程序被改变,阿斯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
阿斯常常有某些特殊的爱好和收藏,如记忆火车时刻表、彩票获奖者、名山或大厦的高度、收藏电话卡,显得比较怪癖。应当鼓励和利用患者的这些兴趣爱好,让他们成年后从事相关的职业或研究。
04 发育延迟和运动笨拙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诊断依据外,还有一个症状作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的相关表现而非诊断依据,即运动发育延迟和运动笨拙。
阿斯柏格综合征人士可能会有运动技能发展落后的个人史,如比同龄人更晚学会骑自行车、接球、开罐头等。通常他们是不灵活,步态僵化、姿势古怪、操作技能差,在视觉-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显著缺陷。
万众瞩目的测试环节来了!
测试说明
量表得分说明:
0-11分,完成没有自闭症特征;
11-21分,平均分数段,男性平均分为17分,女性平均分为15分;
22-25分,有一定的自闭症倾向;
26-31分,分界阶段,可能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或轻度自闭症;
32-50分,基本确定有自闭症。
PS:此量表由剑桥自闭症研究中心研发,用来测试成年人拥有的自闭症特质的程度,但测试不是诊断哦。
本测试最高分为50分,最低分为0分。如果你得分在31以上,建议你去医院做专业评估。如果您认为身边的朋友有自闭症的特质,不妨发送给他噢。
-END-